千年古城的“暖实力”
发布时间:2024-07-24 11:46:49 作者:包头热力
提起塞外,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广袤苍凉,或是“一碧无垠骏马翔”的草原牧场,或是“一川大石碎如斗”的荒漠戈壁。
说到温暖,大家会先想起四季如春的昆明,想起和风熏柳的江南。塞外与温暖,看似南辕北辙,一边是北国冰封雪飘,一边是南国山花烂漫。
可中国的“暖城”却偏偏居于塞外——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杨耀中 摄
▲色彩斑斓的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的东、北、西三面有黄河环绕,南与陕西、宁夏接壤,并有明代长城横亘东西,故有“三面黄河一面墙”之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向暖而行的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从纬度来看,鄂尔多斯位于北纬37度到北纬40度,在中国处于相对高纬。通常纬度越高,气温越低,那么鄂尔多斯的暖城之名,到底暖在何处呢?
鄂尔多斯的“暖”,暖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这里有五万年前河套人刀耕火种,点燃了代代相传的文明薪火;暖在风景如画、生态宜居,这里能感受到晨起如春、夜眠如秋的21℃夏天;暖在资源富集、硬核担当,这里用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暖在服务贴心、亲商重商,这里在悠久的民族交往贸易史中逐渐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是一座崛起于沙漠边缘的新城,依靠完善的节水系统,灌溉出1500多万平方米的绿地。图为康巴什的城市中轴线。新华网 任海鑫 摄
农耕与游牧在这里犬牙交错,犹如将各民族融为一体的炽烈炉火。这里不仅可以寻访草原沙漠的景致,享受耳畔舌尖的惬意,更能深入探寻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来到鄂尔多斯,是一趟向暖而行的旅程。
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秦统一六国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也逐渐强盛。《史记》中记载,方士卢生在寻找仙人的途中得到“亡秦者胡也”的谶语,触动了秦始皇的心事。为了消弭北患,也为了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秦始皇派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三十万大军,后勤补给是第一要务。可偏偏秦朝的经济中心关中平原与北方前线相隔崇山峻岭,通行不易。如果想把粮草从关中运到云阳,必须绕道东方,两次穿越太行山,三次渡过黄河。一百担粮食在路途中会被驮夫吃掉九十四担,只有六担能抵达前线。
这种损耗当然不能容忍,秦始皇决定修建穿越鄂尔多斯等地通往九原郡的直道。《史记》中记录“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以古代工具之简陋,这“堑山堙谷”四字中包含多大的工程量与多少汗水,站在今天的鄂尔多斯高原上,便可怀古想象。
▲南起云阳(陕西淳化县)、北达九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郊)的秦直道遗址,全长近800公里。(图片来源:内蒙风物网站)
这条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全长近八百公里,平坦笔直,路宽20米至60米不等,能够容纳大队人马快速驰援。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在直道附近发现有兵站、烽隧、离宫、驿站等附属建筑遗址。如果说万里长城是秦朝防御北方的盾,那秦直道无疑便是解决北患的矛,这一矛一盾将中原政权与中国北疆牢牢联结。
令人唏嘘的是,秦始皇生前并没用上秦直道,反倒是死后,他的灵柩由直道运送回首都咸阳。秦二世亡,但秦直道的作用不减反增。后世汉与匈奴、唐与突厥,宋与金及西夏的很多战争都是通过秦直道出兵运粮。明末李自成与曹洪之战,也是围绕秦直道展开。直到清代,这条两千年的古道才逐渐荒废。
▲秦直道遗迹(图片来源:内蒙风物网站)
秦直道虽未能让秦朝千秋万代,但它在维护边疆稳定、加强中原地区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融合交流的功业却可彪炳千秋。
司马迁作史游历秦直道,昭君出塞纵贯秦直道,蔡文姬归汉经过秦直道,苏武持节往来于秦直道……今天鄂尔多斯秦直道遗址,这历经两千多年的黄尘古道、烽火边城,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递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融合的力量。
成陵回迁,沧桑巨变
西夏是成吉思汗人生的最后一站。传说成吉思汗在途经鄂尔多斯草原时,看到当地水草丰茂,风景宜人,不觉失神将马鞭掉在了地上,于是对身边的人说:“我死后可葬于此地。”
▲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图片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这位大汗最终也确实被葬在鄂尔多斯,不过具体位置却无人知晓。元亡之后,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便集中在鄂尔多斯一地,蒙古人把祭祀场所称为“八白室”。到了清代,八白室正式更名为成吉思汗陵寝。
近代,安然数百年的成吉思汗陵寝曾遭受一段劫难。1937年,日本入侵内蒙东部,鄂尔多斯面临沦陷的风险。鉴于时局,伊克昭盟向国民政府提议将成吉思汗灵柩西迁。西迁途中,护陵队伍到达之处,当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迎送仪式。尤其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十里铺设灵堂,横幅为“世界巨人”,挽联为“蒙汉两大民族更亲密的团结起来”“承继成吉思汗精神坚持抗战到底”。毛泽东主席亲自参与了祭奠活动,万余名群众列队瞻仰,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1939年,国民政府将成吉思汗陵迁到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1949年8月初,西北军又下令将成吉思汗灵柩移往青海省塔尔寺,塔尔寺是成陵西迁的最后一站。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教育实践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景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成吉思汗陵从青海塔尔寺迁回鄂尔多斯。1954年,成吉思汗灵柩被迎回鄂尔多斯,1956年陵园落成。
在成陵西迁和回迁过程中,沿途各族人民以中华民族大爱凝聚起磅礴之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如今这温暖人心的大爱传递回到鄂尔多斯。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暖城鄂尔多斯去年在内蒙古先行探索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建设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深处。
目前,鄂尔多斯已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圈、旅游景点、学校、服务窗口等22个领域打造示范点738处,评选石榴籽家庭139个、石榴籽嘎查村(社区)83个、石榴籽学校36个、石榴籽企业43个、石榴籽窗口单位121个、石榴籽典型个人116名。
走西口,长城内外都是家
中国地理学上有一条胡焕庸线,北起黑河、南至腾冲,与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大致重合。线的东南基本是平原水网丘陵,是传统农耕区域。线的西北则大都为草原沙漠和高原,自古是游牧之地。
民族学家林耀华将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大致分为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和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且分属于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民族在空间分布、发展进程和内容属性方面存在着交叉融会。生存发展推动着活跃于“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各民族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文化层面的交往互动,其中以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互动交融最为频繁。
▲鄂尔多斯汉墓壁画反映游牧与农耕经济并存(图片来源:鄂尔多斯博物馆)
这条线恰好穿鄂尔多斯而过,这里可农可牧的地理气候特征,也促成了中国历史上五次人口大迁徙之一的“走西口”。
清代,康熙巡视鄂尔多斯地区后,颁布开放政策,允许晋陕农民到蒙地开荒耕种,历史上大规模的走西口正式拉开帷幕。
▲“走西口”路线。晋西北和陕北人多由古城出关,进入鄂尔多斯的路线是沙圪堵—纳林—马场壕—新民堡—王爱召—树林召—大树湾,然后至包头等地。(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今天大众所了解的走西口,主要是通过如大盛魁王相卿等晋商的故事,但实际上更多的人来到蒙地是为了种田而非经商。无论是闯关东还是走西口都有一共同特点,即关内人口流向关外适宜耕种的地方。
早期的“走西口人”也被称为“雁行人”,他们大多春去秋回,以揽长工打短工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携家眷永久定居。在这一过程中,民族融合的脚步不断向前,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亲如一家,不分彼此。
▲走西口鄂尔多斯市第一站——准格尔旗龙口镇。刘耀强 摄
2024年3月28日,为期三个月的“塞上风光无限好——走西口历史文化陈列”巡展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精心整合了杀虎口、雁行、复盛公、大盛魁、隆盛庄、二人台、漫瀚调等走西口历史文化元素,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盛宴。
如今,鄂尔多斯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土地上居住着汉、蒙古、满、回等46个民族。这座城市的繁荣,得益于四百多年前,无数山西、陕西、河北民众不辞辛劳,迁徙至这片广袤的草原。他们不仅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更架起中原与草原的经济文化桥梁,为北疆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黄河之滨的文化融合
黄河在这里切开大地,形成一个个s型急弯。奔腾的河水,以其雄浑之力,塑造了鄂尔多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历史之手拂过这片高原,赋予鄂尔多斯多彩而传奇的经历。
▲鄂尔多斯高原准格尔旗东南部准格尔黄河大峡谷内的太极湾。一泻千里奔腾向前的黄河,在即将告别高原流入中原之际,绕着准格尔大峡谷迂回徘徊,留下了两个接近360度的大转弯。(图片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显得非常独特,这里汇聚了黄河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西口文化等多元文化。这些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使鄂尔多斯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之地。这里的蒙菜与晋菜、陕菜同上一桌,这里的漫瀚调杂糅了陕北的信天游,这里的古迹令人抚今追昔,这里的热情又叫来人感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坚持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有形促“三交”。鄂尔多斯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内涵有机融入规划设计、景观景点、活动场所、观摩路线、各类活动以及宣传推广中,为游客提供一个自然舒适的旅游体验,在无形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9年12月,鄂尔多斯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图为2022年9月,鄂尔多斯市各族居民在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开展“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传活动。(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王正)
鄂尔多斯见证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许多重要节点,也留下了无数历史记忆。今天鄂尔多斯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核,集中打造“暖城鄂尔多斯”品牌形象,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